December 29, 2011

令我着迷的事物 – Steampunk

将蒸汽科技置于图腾地位,并将其力量无限化的时代或文化,这是最为广义的蒸汽朋克的定义。 - 中文维基百科

 (模型师:Cara Packwood)

黄铜和锻铁、煤炭和水蒸气,以及探索未知的云之彼方 ——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蒸汽朋克。

所谓的蒸汽朋克其实是科幻小说的一个旁支,一种以蒸汽机主导一切科技的复古式科幻。虽然蒸汽朋克适用于所有的背景设定,但通常,也是最正统的,蒸汽朋克都是设定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或者在一个风格相仿的架空国家)。

维多利亚时代可以说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英国的殖民地充满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蒸汽机也推动了工业革命。伦敦的大街上充斥着戴着高帽子的绅士和穿着华丽长裙的淑女,一片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可是,在繁华的背后也有黑暗的影子。矿工和工厂工人在阴暗的煤矿和工厂干着危险的工作,却还要被业主压榨;大英帝国为了开拓新的市场不惜强权侵略较落后的国家和将鸦片卖给中国。即使在的英国高层社会也是道德腐败;抽鸦片的风气横行;又有令人生畏的“消耗病(Consumption)”——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凌虐。

身处在人类文明和科技顶峰之地,却也有无尽的蛮荒和未知之地等着让人探索;拥有优美雅致的上层社会,背地里却也有草根的挣扎和腐败黑暗。这种充满伸缩性和适合探险的世界,正是让小说家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的最佳舞台。蒸汽科技所带来的“可能性”,正是需要这样的舞台才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绘者:Nicholas Kole)

蒸汽朋克之所以被归类为科学幻想,自然是因为包含了当今科学和科技所无法触及的领域和元素在内。然而,蒸汽朋克并不是以现实世界的科技为基础再对未来作出想象,而是让科技从十九世纪开始就和现实产生分歧。在大部分的蒸汽朋克世界里,使用石油燃料的内燃机始终没有被发明出来,但是人类却利用蒸汽机实现了现实中不可能达成的科技:蒸汽飞行船、蒸汽机器人、蒸汽电脑、甚至用蒸汽实现了星际航行。

此外,维多利亚时代(十九世纪)的科学家普遍相信光线是借着一种叫做“以太(Luminiferous Aether)” 的媒介传播的。在蒸汽朋克的世界里,从“若是这个以太理论是真的,并没有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 这点出发,再将这种以太理论应用到各种幻想中的科技里面,也是蒸汽朋克的魅力所在。

 (日本动画电影《蒸汽男孩》截图)

我最早接触的拥有蒸汽朋克元素的作品,和许多人一样,都是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和《风之谷》等动画。当时我还年幼,并没有那种 “啊,这就是蒸汽朋克” 这样的认知。实际上能这样有意识的去识别蒸汽朋克的作品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我也是接触了诸如《Arcanum:Of Steamworks and Magic Obscura》和《最终流放》等蒸汽朋克大作后,才逐渐认识并且对蒸汽朋克着迷的。

然而蒸汽朋克始终是小众向的作品,隶属东方文化圈的亚洲对这种道地的欧洲文化体系更是陌生。偶有从中日韩三国中出来的动画网游,却都是只得其形不得其粹,再不然就连形也没抓到,徒然挂个蒸汽朋克的羊头而已(这种情况即使是在西方也很常见)。就我所知,东方作品中最能够抓住蒸汽朋克的灵魂的,除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Steamboy)》不作二选。

顺带一提,虽然“蒸汽朋克(Steampunk)” 或者 “网络叛克(Cyberpunk)” 等科幻朋克作品中都带着一个Punk字,但和所谓的庞克风、庞克次文化和庞克摇滚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哦。

December 26, 2011

X'mas

(其实小绵羊很可爱的,为何年年的圣诞节都尽是满脸胡渣的牧羊人大叔呢。)

年复一年,年复一年,过了十几年的圣诞节,其实也差不多该厌烦了。年年都在教会里过;教会年年都在念着抱怨着圣诞节被商业化被世俗化了,世人只记得圣诞老人忘记了主耶稣,可年年依然会看见那个因为可口可乐的广告而名闻遐迩的红衣老爷爷。

(其实说了那么多年有什么用呢,会在圣诞节乖乖去做礼拜的基督徒,都是记得圣诞节的真正意义的人啊。)

我一直希望能够过上一个“原本的圣诞节”,但是原本的圣诞节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到了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吧。也许我只是想过一个比较不一样的圣诞节吧,让圣诞老人休息一年,请Father Christmas复出一次,一定很有趣的。


其实今年的圣诞晚会我并不讨厌。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几乎完全找不到,取而代之的是华人风格的盛宴。虽然少了拒人千里之外的雪花和红袜,却更能将圣诞节的温馨,带给外面的人群。圣诞佳节最重要的意义还是纪念福音的起始,以及以马内利,不是么。



编辑
虽然我之前一直认为现代的圣诞老人是因为可口可乐的广告才开始穿成红色的,但后来发现这并不是事实。早在十九世纪就有以红衣形象出现的圣诞老人了。在可口可乐开始以圣诞老人打产品广告之前,现代的圣诞老人形象早就已经确定下来了。

December 19, 2011

假期

(绘者:純)

当一个人忙碌到一定程度时,他就不再拥有生活,只是单纯的活着而已。

因此人需要假期。

November 13, 2011

抽身

(绘者:純)

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很簡單的人。

不論是誰都真誠以待,談得來的就交個朋友;話不投機的也能維持着說說客套話的關係。若交朋友也能用“擅不擅長”來衡量的話,我算是很不擅長的那種吧。

因為我盡是有些只說客套話的朋友。

我一直很希望自己能安於簡單的人際關係,那種不必顧慮不必講究禮節,一來一往的直線型人際關係。但是看見身邊的人能夠三五個結成死黨同伴,擁有共同的語言特殊的羈絆,我還是會很羨慕,很想加入他們。

奈何這是不可能的事。強迫的改變自己介入別人的關係裡面,最後連自己都不認得自己了,對原來的羈絆也只有壞的影響。釘子碰夠呆不下去了,也只能一個人黯然離開。

不抽身行麼,我說,不抽身行麼。

網狀的人際關係對我這簡單的大腦而言太複雜了。一句不經意的言語就可能對兩個甚至是多個人的關係造成傷害,這樣的負擔和壓力,這種“都是我害的”的罪惡感我承受不起,也不想承受。

不能介入的旁觀者,不被紀念的被遺忘者,吟遊詩人始終只能是個吟遊詩人,始終只能安於當一個吟遊詩人。

(沒有結尾,因為我不忍心也沒有勇氣寫上這篇文章的結尾。)

October 31, 2011

唯一的看点在飞船 – 电影 《The Three Musketeers》 观后感

(所谓的大气内空中海战最刺激了!)

当初宁可放弃好评如潮的《Real Steel》机器人拳击电影而选择看劣评不断的《三剑客》,主要的原因在打着“蒸汽朋克”的招牌以及精彩的飞船战。结果进了电影院一看,这三剑客既没蒸汽也不朋克,虽然在开头勉勉强强塞进一个达文西设计图,但也还不能算是齿轮朋克,老实说有点小小失望。

没了蒸汽朋克,来看看飞船吧。《三剑客》的飞船至少没有让我失望,造型是充满文艺复兴风格的飞艇和木制帆船的融合体(如果飞行器也可以算是“符合时代”的话啦),武器也是还在使用实心炮弹的铁炮。老实说这飞船实在是越看越满意。乘坐着帆船去当(空中)海盗是男人的浪漫啊!


(男人的浪漫!)

说到剧情......咳,其实看这部电影完全不需要去管剧情,当作充满搞笑和剑斗的欢乐动作片来看就好。背着原著的包袱去看这部电影的话,大概就会连原本的娱乐性也淡然无存了吧。无论如何,以一部飞船满天飞还有Orlando Bloom来演坏人的欢乐剧来说,《三剑客》“算”是挺尊重原著了......至少主角达达尼昂遇见并且挑战三剑客的剧情还原得相当不错。至于其他的......就别那么计较了吧。

另一方面,整部戏都在当坏蛋的红衣主教到最后都没事,而且还是三剑客帮他找台阶下,乍看上去实在令人不爽。但稍后仔细一想:当时法国国王无能,手握大权的是这家伙;而英国又在外头虎视耽耽。法国可不能在这个紧要关头没了这号人物。话说回来,红衣主教大叔陷害皇后的阴谋要是成功了,路易十三势必一气之下和英国开战;即使失败了,被四个剑客胡搞惹恼的英国也一定会打过来。所以不管怎么样他都是Win-Win,实在高明啊。

(“計画通り”)

最后要说的就是剑斗啦。我一向对中世纪的武器盔甲很有兴趣,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细剑更是我的心头好。电影中的剑斗可是相当的精彩,主角四剑客们到处喧闹生事,打架时还不忘泡妞的流氓样更是符合我心目中Swashbuckler作品的样子。然而我对Swashbuckling Film的认识也只限于Zorro电影,因此不能拿来做准啦。

补充:后来我对船舰稍有研究后才知道,其实剧中的飞船的造型是根据十八九世纪的——所以其实一点都不符合时代。

October 16, 2011

银翼再展


八年后,银色之翼再次展开。


《最终流放》 这部动画可以说是我的开始。


接触这部动画时,我还只是个刚踏足动漫世界的井底之蛙。在这之前虽然不是没有看过日本动画,但有用心追完的也只有一些擦边球的后宫动画以及高达SEED DESTINY之类没有营养的东西而已。修养涵养什么的就甭提了,连看动画的口味都还没培养出来。

这部动画的门槛对当时的我而言有点太高了。我还记得当年在朋友家开着随手买来的CD,看着看着居然还睡着了,真亏我当年有耐心看完整套动画。剧情在说什么我当年也只不过懂了五六成,如今的记忆更是逐渐模糊了。

但是,也许是Nostalgia Filter的关系吧,随着时间的过去这部动画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反而渐渐重要了起来。也许是因为它让我喜欢上了蒸汽朋克;也许是因为它让我领悟到在云中之海遨游的浪漫奔放......又也许只是因为Lost Friend这首插曲让我感觉到了悲伤中的宁静吧。


八年后《最终流放》的续集《银翼的飞梦》上映时,在我心中激起了小小的涟漪。同样的世界,同样的云之海洋,却是新的角色展开的新的故事。看见前作生死不明的Dio在续集中平安无事的归还了,也算了了我一桩心事。追看这部动画不光是要看新角色和新故事,也是要追溯当年的回忆和感动。

展翅飞翔吧。


September 23, 2011

《疯狂艺术家》小说分析 – 剧情和阴谋篇

(除了塔罗牌以外依然和小说没有关系)
剧情和阴谋
其实《疯狂艺术家》这本小说的各种阴谋伏线是掌控得相当好的,尤其到了后半 Minor Arcana 部分各种隐藏的伏线渐渐浮现的时候。光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作者的修为。

“一气呵成”是我给予《疯狂艺术甲》的剧情的评价,然而太过“一气呵成”也是我给予这本小说的批评。这种以人为棋子的斗智“棋局”式剧情是我非常喜爱的,下棋的人深谋远虑,甚至可以预见对手的下一步棋。然而人毕竟不是棋子,不会像棋子那样跟着下棋规则跑。“人”的不确定性太多,会感情用事;会失去理智;也可能不小心横祸临头就一命呜呼了。因此把“人”作为棋子的斗智剧情一定会充满许多不确定性和意外,除了考研下棋者的谋略以外,更是考验他们的急智,在计划出现漏洞时马上补救并且修正计划的能力。

我觉得《疯狂艺术家》的问题也就在这里。艺术家的整个计划固然疯狂,但实在是太过完美,太过一气呵成了。他把横跨十几年的疯狂计划的一切可能变数都计算好并且做好对策,甚至连事先误导(洗脑?)披德的妹妹这样的事情都做了。这已经超越了“预测对手下一步棋”的范围,完全就变成了未卦先知了。以披德的妹妹为例,她可能菩萨心肠决定不去报复;也可能突然临阵退缩;又或者选择报复的日子错开几天什么的,无法确定的因素太多了。能够安排她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下定决心复仇,已经完全脱离了“推算”和“预测”的范围。

太依赖这种利用“预测未来”来布好的局的另一个硬伤,就在于一旦遇上了真正无法预测到的变数(畋祥)的时候会显得很僵硬,并且无法及时作出应变。“艺术家” 殷先生也许真是个天才的谋略家和阴谋家,但他在随机应变的急智上,却还是输给人整条街。

幸亏小说里还包含了“塔罗牌”、“巫术”这些超自然元素,真把殷先生当作可以用塔罗牌占卦预测未来的超能力者也无不可(不然就真成为剧情漏洞了)。然而“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和“某个疯子精心策划的阴谋”比起来,对读者的冲击力还是逊色了不少呢。

September 22, 2011

《疯狂艺术家》小说分析 – 人物篇

(小说除了封面以外就没有别的图了,你叫我用什么来装饰这一篇文章哦QAQ)


人物

这本小说的人物还真够多的。虽然一开始可以大致上分为主角一行人的调查阵营和艺术家那边的凶手阵营,但到了小阿尔克娜篇开始就出卖的出卖、利用的利用、从敌人变成盟友又变成敌人,到小说结束为止都无法分辨谁是敌谁是我了。

这里赞赏一下作者对众多人物的掌控能力。虽然写出一大堆角色互相出卖好不热闹,但是角色性格挺鲜明,也没有出现读着读着突然眉头一皱“这谁啊,我怎么对他没印象” 的混淆情况。当然,在短短篇幅内描写这么多角色时总会出现一些角色发挥不足的问题,这个在下面会提起。

接下来还是依照惯例(?)写一些我对小说人物的主观印象吧。写这些东西自然免不了剧透,还没读过小说的看官注意了。

罗宾 - 本书主角。小小年纪就聪明绝顶,在突然得知父亲已经殒命多年的噩耗中也能迅速冷静下来并且发现死讯的可疑之处,实在令人赞赏。十六岁师成下山时已经是个非常精锐的调查员,但是头脑聪明并不表示心智也会跟着成熟,在性格上还是一个爱耍宝的十六岁少年。虽然很精明但总是会在一些小事上出漏子,要不是上天可怜给他个好跟班的话我看就算有九条命都让他给葬送光了。

作者能将他写成一个“聪明但不过分成熟、精明但经验尚浅”的角色,这里真要给他一个大拇指。正是因为罗宾拥有他那个年龄层该有的性格,读者才容易代入这个角色。


殷(Yin)先生 - 剧透注意——这家伙就是传说中的艺术家,也就是最终的凶手啦!虽然他是整个阴谋的幕后主使人,但几乎所有的案件都是经手他人去做的,这点可以算是他的高明之处吧。主观上我并不喜欢这家伙(谁叫他是奸角嘛),甚至觉得这个角色很可笑。

有时候我会觉得 “疯狂” 和 “艺术家” 这两个设定在悬疑小说里面实在是太方便太好用了。

“为什么要为了那么幼稚的理由就开始害人?”
因为他疯了。

“要害人为什么不找个直截了当又安全可靠的方式(比如直接上街抓几个人,开结界,肢解完了直接召唤精灵),反而不嫌麻烦的又收买又出卖又下棋又在别人颈子上挂炸弹的弄出这样一个阴谋呢?”
这才是艺术家的杰作!!!!!

看!Problem Solved! Bug修正漏洞解决!真是好用Oh Yeah!!!

很可惜他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被车撞死了。让他死前来个“这怎么可能...我的计划应该是完美的!”之类的崩溃画面才能增加满足感嘛。

畋(tian)祥 - 要不是查了拼音我还一直念成“攻祥”呢。这家伙在小说中就扮演着华生医生的角色。罗宾以调查员的身份初出道时,这家伙还在模型店打工奉养老母,机智敏捷自然是远远不如罗宾。然而这家伙可是上天派来阻止艺术家的正义使者!身负“天命”,所到之处自然无往不利!

若没有他的琥珀,罗宾就算有天大的本事,破解不了的结界就是破解不了。若不是他最后开车蛮撞一通,凶手也不会被他给撞死。因为他太笨了,艺术家的复杂的阴谋大概完全没有把他给考虑进去,也因此他成为了一个盲点,成了最终令艺术家的阴谋失败的重要的Checkmate。

正宗的Spanner in the Works

披德 - 罗宾失踪已久的生父,老实说我对他实在没什么好感。为了揪出真凶而诈死调查还情有可原,但是将自己的儿子卷进来却又乱给谜题而且谜底还是故意误导人的提示实在很没脑筋。直接一通电话打过来“Luke Robin I am your father......P.S. :殷先生是真凶。”不是更简单吗。感觉上罗宾调查时有一半的冤枉路都是他干的好事,到后来连罗宾都忍不住吐槽他了。

席妮菲尔 - 用塔罗牌来占卜的七星级占卜师(自称),还会无敌的隐身结界。虽然应该算是女主角不过出场不久后就被坏蛋抓去威胁她帮坏人做事,典型的Damsel in Distress。罗伊斯说的对,既然有那么无敌的隐身结界为什么不早点拿来用哦~

罗伊丝 - 虽然真正的艺术家是殷先生,但是下手解剖肢解活人的变态其实是这家伙。到最后只坐牢四十年实在叫人不爽......应该说,这家伙的精神没问题吗,一般上这种人不会被判刑而是直接关到精神病院去了吧。

富坚 - 殷先生会变成艺术家的始作俑者......虽然听上去像是幕后的真 . 最终Boss之类的强力角色,但是自从被殷先生骗到香港去下棋以后就真的只是在下棋(Facepalm)。主角一行人拼死拼活的阻止了疯狂艺术家的阴谋后突然又pop出来跑去自首,我看这家伙根本是畏罪潜逃等到追诉期结束!算盘打得真响啊!!!

裴倪 - 头脑没罗宾,又没有畋祥的冲劲和天命加持,还是那种容易动摇和被人利用的菜鸟加小白。罗宾把他带进调查机构实在是看走眼了。他为整个事件做的唯一的贡献就只有帮助罗宾找到仓库的入口吧。

阿英 - 我其实挺喜欢她的,奈何有关她的剧情——林老师的死造成的失落和重新振作;因为五千万保险金而和罗宾起摩擦等,都着墨不多。话说回来,有关她的剧情都很平民老百姓,在这种充满着阴谋出卖九转十八弯的快节奏小说里恐怕是格格不入吧。

人物篇也完成啦~接下来大概就是真正的重头好戏了?

September 17, 2011

《疯狂艺术家》小说分析 – 世界观篇

(小说封面。图片来自作者的部落格)

同是学海论坛的坛友俊杰写小说了!作为同样以小说家为目标的我而言,看见年龄相近的朋友出书了真是感觉既羡慕又嫉妒。当然羡慕归羡慕,吐槽还是免不了的,就当我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吧。

疯狂艺术家 ISBN 978-983-3941-94-0

出版: 大将出版社 POP系列

作者:颜俊杰
作者部落格:真 . 狡兔之窟
学海部落论坛说书馆版主,阅书无数、知识渊博。爱好动漫《海贼王》和九把刀。显然是个能把人活体解剖还自称是正常人的狂人。(最后一句是胡扯的,要打别打脸OwQ~)


封面: 龚万辉
绘者部落格:敵人棄城之後
(大将出版社有好好的将绘者的大名印在小说内页啊......真是欣慰。)

文学家、小说家、写生、插画家、摄影师。多才多艺的马华文坛新锐。总是画着充满文艺气息的写生和插画,这次能画出带些动漫风格的封面令我好生惊讶。


读后感:
与其说是读后感倒不如说我把整本小说东翻西找的将情节挖出来再一一分析批评。这么做是为了让我能更了解一部小说的架构和优缺点,也让我在真正下笔时可以有个参考——当然这只是说好听的,搞不好我只是想满足吐槽欲而已(被打)。

依照惯例(?)从世界观开始说起吧。

世界观和设定
《疯狂艺术家》的世界观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除了作者特别注明的细节以外,全部都和现实世界相同”。由于作者没有特别注明的地方读者就可以全部当作是照着现实世界的规则跑,因此这类设定出现bug啊漏洞之类的东西的机率很小。

这样子的设定在《疯狂艺术家》这种充满着悬疑和推理的都市奇幻小说是必要的。所谓的推理就是以合乎逻辑的方式去解决合乎逻辑的问题。若是在一个魔法几乎无所不能的高等奇幻世界,这一类逻辑一开始就不能成立,任何凶杀案都可以用一句“是魔法” 推搪过去而不了了之了,那也没有理好推了。

(当然,高等奇幻世界在作者设定好“内在规则” 的前提下,还是能写出推理情节的。)

也因此在《疯狂艺术家》出现巫术之类的超自然元素时我想当的惊讶。推理小说中出现超自然要素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连《福尔摩斯》这样的祖宗级名作偶尔都会和吸血鬼扯上关系。然而侦探小说中有个接近圣训的潜规则就是“不可让超自然现象直接干涉谜题”,像《疯狂艺术家》这样子毫不掩饰的让超自然能力成为阴谋的一部分,而且主角的机智和逻辑思维对这个超自然无能为力时,就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败笔。

无论如何,将以上论点视为败笔是仅仅将《疯狂艺术家》视为推理小说才能成立的。本作融合了推理、悬疑、动作等许多风格,一点点缺陷隐藏在其中,也是瑕不掩瑜的。

世界观的分析到此为止,接下来要写什么我还没想到呢。

September 11, 2011

九月的流水帐

整个星期都在玩闹享乐。

虽然已经开学了不过由于 Tutorial 班还没开课的关系,只有星期一和星期二有上课。没有上课也没有功课的日子,不好好玩掉就太浪费了。

星期二晚上就自由了,和朋友临时起意杀去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


Robert E. Howard 的作品我一向都很感兴趣,其中Conan the Barbarian不仅是他的成名作,也是奇幻作品中“剑与魔法”、“英雄奇幻” 这两个次文类的创始者。

不负Barbarian之名,这部电影的看点自然是肌肉男英雄快意恩仇,拿起大剑砍砍砍砍个血肉横飞;其中还不忘加入一个性感女主角,并且让她穿上暴露的衣服再绑在大轮子上,好让英雄有个美人好救。若是其他的电影,这种情节早就被我吐槽个半死了,不过这本来就是英雄救美的电影嘛,自然不能在剧情上挑剔了。

然而这部电影虽然耍大剑耍得很漂亮,真打起架来反而不是那么好,很多地方都看得出是两个演员事先预演好的痕迹。此外血腥的部分也太超过啦,把人头砸地板一下也可以喷血出来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被卡车撞都没喷那么多血的哦。


星期三、星期四和星期五乖乖躲在家里写小说。

星期六早上和小光跑去塔罗牌主题餐厅喝茶聊天车大炮了,还顺便向小光借了颜俊杰所著《疯狂艺术家》这本小说。小光说因为这本小说和塔罗牌息息相关的,所以才特地选择了在塔罗牌餐厅借给我。

主题餐厅,说白了就是来吃气氛的。里面的食物饮料都很贵呢。饮料还是以塔罗牌来命名的,相当别致——虽然我觉得命名方式和饮料本身没什么关系就是了。

(审判)

(正义)

遗憾的是里面并没有员工懂得真正的塔罗牌占卜的样子呢。附在菜单上那个简单过头的占卜法,我敢打包票绝对不是塔罗牌的正确玩法。

星期六晚上是教会的联合预祝中秋节。基本上都是非常Standard的活动:唱诗、猜灯谜、会后分月饼。不过为了一个民间传统节日连话剧和赞美操都上场了倒是令我有点意外。

星期日晚上则是和另一间教会的青年小组的人一起到朋友家BBQ。说起烤肉这种庆祝方式,在台湾等地区甚至比吃月饼还普及。我因为兴趣就稍微搜索了一下中秋节烤肉的由来:似乎和早期的台湾广告词有关囧。

虽然很多的资料都指向“一家烤肉万家香” 这个广告词,不过实际上似乎“打开垂涎欲滴的蛤蟆配上巴巴巴巴...巴比Q!” 这句广告词才是正确的呢。


写完这篇博文就已经是真正的中秋节了。虽然烤肉也很好吃不过......我还是去买个月饼来自己庆祝一下吧。

August 31, 2011

第十一届花踪新秀小说首奖《小张》读后感

(说在前面的话)其实文学小说一向不是我的type。像我这种粗俗的乡巴佬,文学小说的门槛有点太高了。不过想着 “凡事总要有第一次,这次就不自量力的试试看吧。” 就不要脸的向作者绮琳讨来看了。

《小张》是一篇大约三千字的短篇小说。以花踪参赛作品来说,(应该)不算长。小说是以Day in the life的方式来写,记载着平凡的人物平凡的家庭,度过了平凡的一天。虽然小说的时间线很短(整篇小说大概只有打完两句Facebook Status那么长的时间),但在这短短的一瞬间却也包含了小张从小到大的生活经验:父亲母亲左邻右舍,上学工作黑道巴冷刀。

绮琳的文章总有一种淡淡的市井味,像是看破红尘的人在描写那纷纷囔囔的世俗一般。每次读她的作品,脑海中总会映起坐在阴暗的旧房间内,望向透窗而来的日光般的景象。

小小文章中,却包含着大千世界。

《小张》从主角小张的童年写起,渐渐写起了他母亲和父亲,然后写起了左邻右舍、道士纸符,再然后,就是工作与社会,以及从收音机所听见的,虽然没有亲历却是确实存在的世界。小说篇幅虽短,但所描绘的世界却是庞大的。小说虽名为《小张》,主角却不是小张,而是市井小民的日常。华人文化的气息,虽不能以文字表达,却能在行间字里冉冉渗透出来,只要是华人读者就一定能感受到。

(用我一贯写的小说分析方式来说: 许多小说都有这样的通病,就是小说世界的大小就只限于角色能立即看见并且能抵达的地点而已,主角看不见的地方就什么东西都不存在。《小张》虽然简短但却没有这种World Limited to the Plot的问题。)


附注:
(一直很想写但又不知道该插在上文中什么地方,只好以附注的方式来叙说了)
小说中有一段小张边抽着烟边讽刺政府说一套做一套的反抽烟政策的情节。在批评别人hypocrite的同时自己也是个hypocrite,这短短一个段落却能把irony写得令我拍案叫绝。


相关阅读:
《小张》 全文

August 29, 2011

最寂寞的,是送别的人

我也来做个题记 —— 一张很旧的图,一个一直没有遗忘的承诺。

写这一篇博文的日子是2009年11月21日,晚上十一时三十八分,博文的原名叫《搭电车是寂寞的》。但我只把图片上传了,什么文字都没有留下。

这阵子总是“啊啊,随便写几篇博文把八月的份交代完毕吧~” 的充斥着慵懒的思想,不然就整天想着一些“该让部落格换换音乐和版面了~”之类不会去实行的事情。

然后在打开Blogger后又开始莫名奇妙的感概起来。

糟糕,离题了。

上个星期六是第十一届《花踪》文学奖的颁奖典礼,星期日在《星洲广场》上找到了姵伊、晋杨的得奖佳作(绮琳——火帮帮主的作品篇幅较长暂没刊登,所以我不要脸的直接向本人讨了),今早则看见了得奖者的大头照和简短的得奖感言。

大家都说能得奖很意外。

其实参加比赛就是以得奖为最终目标,何意外之有呢,应当高兴庆贺才是。但是华人素有谦逊之美德,面对记者单刀直入的访问,不知如何面对之时便将欣喜掩饰于意外底下,以保不失体面。

糟糕,又离题了,接下来才是正文哦。

我不过是个永远的旁观者,不过是追随着英雄的吟游诗人。我受光芒所吸引,尾随着光芒,却不能自己发亮。

我却何等荣幸,能见证旅者的启航;能仰望幼鸟的展翅。

晋杨姵伊绮琳,祝贺你们获奖——恭喜你们啦。
子扬,抗战仍未结束,同志有待努力——瘦子也是有瘦子的尊严的!

(敲键至此,惊觉自己已介入太深,连文风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了。如此失态,实乃罕见,为免贻笑大方惹人嫌,还是少写两句吧。)

无题

假期以来一直都在教会帮助少年人排练戏剧。虽然说是帮忙,但实际上我什么忙都不必帮——少年人们光靠自己就可以处理得很好。

戏剧题材并不新颖,演技也很拙劣。少年人们犯下的各种小错误和我在少年时期排练戏剧时的错误一模一样。

“三个人一起出场时不要走在一排!” “不要背对着观众!” “你遮住他了!” “语气!语气!要投入!”

戏剧导演气急败坏的对着演员们吼的样子让我不禁发出会心一笑,当年我也曾这样对着戏剧演员吼吶。实际上演员们也是活生生的人(而且还都是没有演剧经验的生手),哪有可能每个细节都表现得和导演想象中一样呢。

有时候导演也会过于注重细节而忽略了整体表现。虽然我现在能够做到旁观者清了,但当年我也是这样子一头钻进牛角尖里面出不来呢。

但谁又能说少年人们演得不好呢?那些在我加入指导之前就已经进行了多次训练的少年人们。能够纯熟又不胆怯的在台上表演,能够尽力并且将最好的献上,就已经足够了。

创意和技巧都可以训练出来,然而少年人的活力和冲劲,却是珍贵之宝。


August 26, 2011

十年如一日

作为一个X世代的年轻人,像我这种十年都去同一间理发店剪同一个发型的人大概非常少见。虽然“土气”或者“不修边幅”之类的评价也曾令我苦恼过,但长久以来的习惯我想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改变的。

当然,说懒惰还真是挺懒惰的。我在思想上总是寻求流浪、寻求刺激、寻求改变;但在生活上却总是倾向安定与不变。总是光顾去惯了的店;总是叫Order惯了的饮料;总是吃那几种吃惯了的口味。(然后吃腻了又抱怨选择太少)

然而除了上述理由外,还有一个原因令我每次都回去找同一位理发师——剃刀。每次理完发后,理发师总会拿起剃刀在我的两鬓和后颈将发根慢慢的刮下来。那种稍微刺痛、稍微麻酥的,带点危险的感觉,对我而言是得来不易的享受。

五块钱一次的高级享受。

July 27, 2011

《火之国、风之国物语》读后感

(小说卷一封面)

其实这本小说我还没看完,因此把这篇文章称为“读后感”还真是不怎么恰当。但是一本小说能做到让我还没看完就迫不及待的写起读后感实在是不简单——若不是写得非常好,就是糟糕到我不吐不快的程度。《火之国、风之国物语》很幸运的是前者,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小说。

火之国、风之国物语 火の国、风の国物语

出版:富士见Fantasia文库
(目前似乎没有华文版代理的样子)

作者:师走透(師走トオル)
他的作品我就看过这本而已。从日文维基百科上的资料猜测,似乎参与过桌面RPG《Double Cross》和《Phantasy Star ZERO》的工作和/或设定,因此写起奇幻风格的小说自然是驾轻就熟。

封面/插画:光崎瑠衣
说实在没听过这位插画家...日本人的名字真难记。曾经担任PSP游戏《Blaze Union》的人设,笔下人物也多以日系奇幻风格为主。

用我自己的无责任分类的话,他笔下的人物为“日系西洋全身铠、阔刃单手剑”的风格(没人听得懂)。在日系奇幻风格的服饰中算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

卷数:12卷(未完)

书籍简介:
啊啊就是那种标准的日系奇幻小说的剧情啦~就是那种某某国家最近动荡不安、农民揭竿起义,英勇的年轻骑士率领军队奋勇抗战,然而却发现这不仅仅是一群乌合之众的暴乱,而是牵扯到其他国家或是远古邪神之类的阴谋~然后就兵荒马乱、兵戈四起了。

要写个不剧透的简介还真的只能弄成上面那个样子,老实说只看完第一卷的四分之三的我实在无法做一个更仔细的简介了。虽然上面的简介大部分是我胡扯出来的,但我猜八九不离十了。

读后感:
这一阵子总觉得轻小说有越来越废萌化的趋势,大感失望之余也逐渐和轻小说保持起距离来了。然而我又觉得把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爱好就这么舍弃有点不值,再加上我一向对奇幻小说很有兴趣却不得其门而入(英文的奇幻小说太难懂了,华文翻译的又寥寥无几),因此就抱着试一试也好的心态读起了奇幻风格的轻小说。

很遗憾的是,大部分我找到的奇幻轻小说不是某某中二主角穿越去什么RPG世界,就是大浩劫后人类的文明倒退到中世纪水准之类的被用到烂掉的设定。在感叹《罗德岛战记》之外无好书之际却让我找到了令我眼前一亮这本小说。

连水野良(罗德岛战记的作者)也绝赞推荐的小说自然不可能是泛泛之辈(我在阅读这本小说时却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是在之后搜寻这本小说的资料时才得知的)。然而乍看之下也是套用常见的奇幻设定:一个架空世界;三四个国家;人类和妖精和矮人和妖怪以及各种神明恶魔,光是从设定上看来并没有什么大放异彩的地方。人物虽然性格鲜明但在一卷的篇幅内实在难以断言作者能将人物丰富到什么程度。剧情方面目前则是处于迷雾未开的状态。

若光看上面一段的形容,《火之国、风之国物语》也就是一本随处可见的奇幻轻小说罢了。那究竟是什么要素让它在众多同类作品中鹤立鸡群呢?答案就是“政治体系”。中世纪最普遍的政治体系——封建制度,是许多人上世界历史课时都有读到的。国王贵族骑士商人农奴的身份职责,光是从历史课本里面照本宣科的念就足以让人理解。然而理解不代表了解——要了解并描写一个封建制度下的社会是怎么运作的就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再加上君臣关系、贵族和平民的关系、价值观和道德观等问题...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难如登天的艰巨挑战。

而且作者必须以一个日本人的身份跨越文化鸿沟去了解西方的中世纪文化和制度。

这鸿沟有多大?我在前阵子看了波兰电影《火与剑》之后才稍微有了那么一点点认识。举个例子:中国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完全不适合套用在封建制度下的国家。在封建制度下,“国王要贵族死,贵族鸟你都傻”,搞不好来个还起兵造反,而且所有的其他贵族都会选择站到他那一边。

正因为跨越鸿沟的困难,许多奇幻小说都选择对这方面避重就轻:尽管国王骑士贵族在奇幻小说中随处可见,但他们不是像个NPC一般只懂得给Quest,就是像只吃的满肚肠肥的猪那样的不理朝政,再不然就是出场没几页就被奸人给谋害了。稍微比较资深的作家就把一些贤明的国王骑士写成常年征战在外,非要描写政治时也尽量都写国家与国家之间毫无规则,机关算尽的斗智。即使佳作如《罗德岛战记》,对治国内政、君臣关系的着墨也是非常的少。

人人都避开不写的东西,这本小说偏偏就写了——不仅写了,还写得相当到位合理。就凭这一点,这本小说就值得一看。

July 24, 2011

Rare Sight 6: 所谓的面子书世代...

(在大学的厕所用手机拍摄的,所以别要求DSLR的水平啦!另外谁会拿DSLR去厕所的啊!?)

厕所的门内侧其实是个涂鸦创意和幽默的好地方。所谓的面子书世代,就是要在不该幽默的地方幽默!(并且加上2 people like this)

July 16, 2011

《Machinarium》 – 荒废的浪漫



当初引起我对这个游戏的兴趣的,是Machinarium精致无比的画面。在游戏市场上尽是打着新锐3D画面招牌的商业大制作,不然就是Zynga的无脑无爱无良心的三无Facebook游戏的时候,一间寂寂无名的小公司却用心一笔一笔的描绘出Machinarium的整个世界,成为了烦躁浮夸的电玩界中的一股清流。

Machinarium(机械迷城)是一个由捷克的Amanita Design所开发的解谜冒险游戏。在游戏中,玩家操纵可爱的机器人Josef,为了救出他的女朋友而向各种谜题困难发起挑战。

我想第一眼就喜欢上Josef的玩家应该不少吧。看着Josef那呆头呆脑的动作以及随着玩家的滑鼠变高变矮,还会对玩家猛摇头或者偶尔做做白日梦,实在叫人不喜欢他都难。操作着Josef笨拙但努力不懈的解决谜题,一边帮助周遭遇到困难的(机器)人,让人慢慢的也会爱上这座城市,以及城中的居民们。

然而,这么一个可爱的游戏,配乐却是Tomas Dvorak那种,带有淡淡的悲伤和压抑的怀旧氛围呢(详见我的部落格音乐)。剥开这像是水彩画一般的可爱画面,隐约在游戏背后的却正是这些音乐想要衬托的,飘渺虚无的荒废。

挺立在荒野的的一座孤城,天空是茶色的,天上的云是燃油机排出的黑烟。诺大一座机械迷城,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居民,甚至连猫鼠飞鸟都是机器的,然而整座城市却给人一种空城的感觉:残破的建筑物、锈迹斑斑的齿轮、长满了苔藓和藤蔓的墙壁、被污染的水、昏暗的街道、被废弃的温室花园。城内的机器人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修理着还能修理的机械。若是修不好了,若是再也没有替换零件了,就当作废品丢弃到城外。

但是,人呢?人类呢?

没有人类的世界,失去了存在意义的机器人们,模仿起他们以前的主人的生活。人类会那么做的理由和目的不重要,模仿本身就是目的。对机器人而言毫无用处的水管和水池也被放任着持续运作着,而负责修理水管的扳手机器人却开始模仿起人类听起了收音机。我不知道机器人有没有思想,有没有自我意识,但是生活中突然少了人类的空虚感,他们也感受得到的吧。

一点点也好,只是模仿也好,即使行为本身毫无意义,但是至少能够恢复一点点往日的生活的回忆。

不也挺浪漫的吗?


相关链接

July 05, 2011

一个人的生日


(图片来自网络) 

七月四日的生日,在咖啡而带来的失眠、开学带来的疲惫以及星期一症候群带来的糟糕心情中度过了。

还是一如往常的安静的生日,这是我第几次单独过生日了呢。


第一次单独的度过生日是我刚进入大学就读的那一天。那天我花了一整天进行繁文缛节的宿舍申请,被操得死去活来之后回到了UNIMAS的男宿舍。那时是半夜,双层床上层的马来室友(名字我已经不记得了)已经好梦正酐,而我半坐在黑暗中望着窗外。

只有哥哥在深夜短信我,用英文说了生日快乐。

从此我就将生日和寂寞划上了等号。


生日的那一天我登入了时常登入的面子书帐号,写下了“要一个妹子当女朋友”的生日愿望。网络真是一个好东西啊,它让我可以用搞笑的语句,掩饰我的落寞。

生日的那一天我登入了不常登入的面子书帐号,看见一向冷清的留言版上多出了几十个生日祝福。面子书真是一个好东西啊,要是少了它,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我的生日呢。

七月四日的生日,我对着面子书上的祝福语一个接一个的按着like,望着的却是那一年,同样的窗外。

June 13, 2011

蝴蝶新作《堕落圣徒行歌》读后感

网络写手蝴蝶seba,一直都风闻其大名,在书店也常看见她的作品排成一列列的,然而我却一直没读过她的作品。这次假期难得空闲,便在友人的大力推荐下读起了她的最新作。

墮落聖徒行歌

(本作尚未出版成书,因此封面出版社卷数等资料自然统统没有,省下了我不少时间= w=)

作者:蝴蝶seba
作者部落格:夜蝴蝶馆
台湾女性作家。出道时间和另一位网络作家痞子蔡差不多,但是两人却往不同的道路发展。写作题材极广,并且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因此深受读者的疼爱。

小说简介:
本作沿用作者在《地狱之歌》、《曼珠沙华》等作品的同一世界观,讲述一个被称为“全息游戏”的次世代网游存在的时代。一位受了情伤的女子想要借着网游来麻醉自己,最终却在游戏中结交了一群朋友,逐渐找到了走出伤痛的力量。

读后感
嗯,依照之前的惯例(?),将读后感分为世界观、人物、剧情和其他来说吧。

世界观和设定
小说的世界是一个叫做“全息游戏”的次世代网游世界。所谓的“全息游戏”......细节不重要,简单的说就是能够让玩家的五感完全沉浸在游戏世界内的未来“虚拟真实”游戏。

故事的舞台在一款叫做“地狱之歌”的全息游戏内。这游戏不负地狱之名,是个无法无天,要玩还要先通过心理负荷能力测试的地方。小说中的几位主要角色是被称为“堕落圣徒”的,半GM半Boss的特异存在。

老实说我对这种所谓的网游文不太感冒...不对,是很不感冒。提起网游文就让人不禁想起网络上充斥的无数垃圾文,以及诸如《.hack》系列、《加速世界》和《刀剑神域》之类的日本轻小说。换言之网游这种设定已经烂大街了。然而,然而!这种俗到掉渣的设定经过蝴蝶的一番修整,居然变得新鲜而富有华人风味了!光这点就让我不禁为蝴蝶的设定功力大加赞赏。

其实不论是“全息游戏”、“HMD”、“Neural Linker”、“NERvGear”还是N多网游小说中的N种网游,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蝴蝶的作品和其他的网游文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说服力”而已。一套游戏不论做到多么逼真,游戏的玩家始终是在现实中另有生活的人,不会因为游戏的舞台是仙境大家说起话都变得仙里仙气起来,也不会因为玩家选择的种族是蜥蜴人就非得Roleplay得说话嘶嘶声。在《堕落圣徒行歌》中,山西来的玩家说话还是一口山西腔;商家一个措施处理不好就得被玩家投诉还挨告;游戏论坛里也充满了(充满华人风味的)骂战。然而最令我赞赏的,还是将全息游戏作为精神病患的实验性治疗这一点。能将这种跨时代的科技用于医疗用途,比其他小说中动不动就把人头脑烤焦或者让玩家昏迷不醒的游戏好得多。

简单总结一句:要写网游文,就该这样写!

人物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只有两人......严格来说是只有灰烬一人。作为描写一个人逐渐走出内心伤痛的小说,作者必须将人物的描写和掌控都控制好,否则读者就看不下去。在这里为免剧透就不特别多说了(其实是在偷懒)。

然而有问题却让我不得不吐槽:以灰烬那种玩了游戏那么久却仍然一副小白鸽样的天然个性,小说一开始对着骷髅将军那段即耍帅又摆酷还有战术目的的高明台词实在不像是出自她的口。这种角色一开始的行为与后面不符的情况,只能猜测作者是先试写一段,再慢慢架构整个剧情的吧。

剧情(和战斗)
作为以网游为舞台和小说,剧情和战斗实在是难以分开。《堕落圣徒行歌》的舞台尽管是在网游内,大部分剧情也是在虚拟世界内发生,所着重的却是每个角色在现实中所面对的困境。就这点而言作者确实写得不错,然而作为一部九成剧情都发生在网游内的小说,角色们却只能整天到晚杀一些连名字也没有的喽罗,实在说不过去。在小说中虽然有和主角们对立的势力存在,但是作者对他们的着墨实在过少,偶有着墨时不是描写主角们神兵天降的将喽罗杀个稀巴烂,就是一大群咖喱菲前仆后续的...让主角们杀个稀巴烂(Facepalm)。

虽然说将主角们设定为强到逆天是无可厚非,但若没个像样的敌人,战斗部分自然令人感到沉闷,一些Conflict也无法很好的表达出来。

还有一点要吐槽的就是接近结尾时候的Deus Ex Machina啦。小说完全没提起半句的神器突然间就发挥了作用,让主角原地满血复活,连别的游戏的天使都来帮助她了。这春哥Deus Ex Machina还真是精准到字面上啊。

幸好这部小说的卖点不在打斗和英雄主义,虽然有一些缺点,却也瑕不掩瑜。

其他
老毛病犯了又在部落格罗里八嗦了一堆,到现在基本已经没啥好说了吧。老实说,好一阵子没接触台湾小说的我确实对那种过于口语化的叙事不太适应,因此也无法全情投入的欣赏这部作品。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个人风格吧。

嗯,虽然我一贯认为作者在自己写的作品中吐槽不好,但是蝴蝶在文中的吐槽却往往能够让我发出会心一笑,暗讽Blizzard公司的游戏这点更是令我拍案叫绝。世事无绝对呼?

June 09, 2011

《小超人帕门》

(日版卷一封面)

八十年代出生,读着翻版《小叮当》度过童年时期的我们,对这部出自同一个作者笔下的漫画想必不会陌生。然而,拜当年的翻版漫画胡乱翻译所赐,我一直到最近才得知小超人并不是《哆啦A梦》中的大雄和静香的儿子。

小超人帕门 パーマン

曾连载于多部日本漫画杂志;单行本出版社:小学馆

台版代理:大然文化、青文出版社
中版代理: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藤子不二雄

卷数:7卷(已完结)

读后感/介绍:
与风靡了整个东半球的《哆啦A梦》相比,这部漫画就显得不是那么的出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的翻版漫画才将主角的背景擅自改动为大雄的儿子)。实际上这部漫画不论是出版年份还是故事中的年代都要早于《哆啦A梦》。

虽然是年代久远的作品,但是读起来依然是新鲜感十足。依照藤子不二雄作品的惯例,漫画中的角色总是以一胖(胖虎)、一矮(小夫)、一女(静香)、一笨(大雄)的模式来进行。《小超人帕门》虽然也使用了同样的模式,但是角色性格的不同也导致了这个组合的互动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占着“胖”这个位置的胖飞人(超人4号)却是组合中最有头脑的;而真实身份是美少女偶像的飞人姑娘(超人3号)反而却很粗鲁,让人有种“哇,原来这样也可以哦”的耳目一新的感觉。

有超人出场的作品自然少不了坏蛋。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坏蛋就有可以完美的变装成任何人的怪盗千面相以及经营惨淡的小偷联盟。其中怪盗千面相更是个热爱艺术,并且富有正义感的侠盗。他为了吃拉面而去帮助拉面店老板的故事更是我最喜欢的一篇。

然而作为一部适合小/中学生阅读的作品,这部漫画的结局却带着一丝丝不应属于那个年龄层的遗憾。在漫画的最终篇,主角飞人一号随着鸟人到了外星的超人学院去学习,也终于得知了一直喜欢着他的飞人姑娘的真面目。然而他从此就没回来地球了——后来《哆啦A梦》的漫画中,大雄偶遇已经成年的飞人姑娘,她却还在痴痴的等着小超人的归来。

June 06, 2011

六月四日

今天已经是六月六日了。我在两天前写那篇电影观后感的时候一直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自己该写什么。

六四

是全世界华人的哀歌。因为我们的根已经腐烂,曾经伟大而强盛的中国政府已经泯没良知,堕落到和南京大屠杀以及企图掩盖事实真相的日本人毫无两样了。



“在北京當局打壓下,10多名天安門母親群體成員上週六仍堅持到北京萬安公墓,拜祭死難的親人。當局出動40多名便衣跟隨監控,並對這些上了年紀的六四難屬們動粗,搶奪她們的祭文,其中一位老人心臟病發要現場急救。” - 星洲日報2011年6月5日訊

“雖過了22年,但公義未實現,亡魂難安息。” - 天安門母親

“六四不只影響中國的命運,還有世界秩序的重建。” - 龍應台

“我們無意干涉他們的內政。但是,我們對造成許多人死亡,尤其是造成許多青年死亡的戰鬥表示遺憾。” - 前首相马哈迪



只是想写在这里,在某个遥远的国度,还有一个对自己的根抱着热爱的华人,选择默默的支持华人的良心。

June 04, 2011

剑与火焰的情歌 – 波兰电影 《With Fire and Sword》 观后感


(电影海报)

《With Fire and Sword(波兰原名Ogniem i Mieczem)》是一部1999年播映的波兰电影。在当时,它是整个波兰成本最高最昂贵的电影。而我从这部电影中看得出导演的确是用了心去拍摄,把钱投资在该投资的地方。

这部电影改编自一本同名的历史小说。故事背景是在十七世纪的波兰-立陶宛联邦,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在那个时代,不满被波兰贵族欺压,被视为贱民的哥萨克人,联合了鞑靼人以及农奴发动了起义。在这场最终会发展成乌克兰独立战争的历史悲歌中,一个哥萨克骑兵的统领 Bohun 和一个波兰翼骑兵的士官 Skrzetuski 爱上了同一个女人——Helena。两个男主角成为了既是情敌,又有国仇的奇妙关系,在历史的漩涡中随波沉浮。


(女主角Helena。不论怎么的客气都只能说她是个花瓶) 

本作不是好莱坞的大制作,自然也没有了好莱坞电影常见的气势雄壮的电影配乐,也没有《魔戒三部曲》那样万人策马奔腾的壮烈战争场面(本作播映时间要早于《魔戒》系列,电影中的战争在当时已经算是难得一见的大场面了),甚至于镜头的剪接和切换也不如好莱坞电影般纯熟。然而,这部电影也没有好莱坞大卡司制作的商业铜臭味;没有大牌明星纯熟却缺乏感情的演技;没有为了强调戏剧性而刻意安排的最终决斗;也没有为了耍酷和衬托男女主角的美貌就将历史抛到九霄云外的奇装异服或巨型武器。

剥开了那些好莱坞电影常见却华而不实的表皮,就可以看得出本作的经费都花在哪里——东欧洲的历史是个长久以来一直被好莱坞遗忘的地方,因此想要拍一部历史剧,里头的服装建筑大概全部都要从零做起。从电影里面波兰翼骑兵的精美(却符合历史)盔甲和弯刀就可以看出这部电影的成本去了哪里。电影中的剑斗是平日难得一见的弯刀决斗,并不像好莱坞电影的打斗场面那样华而不实,反而注重实际的剑术和技巧,简简单单的一刀就可以要人命。

(多次救出女主角的跟班兼搞笑角色Jan Zagloba。剧中我最喜欢的角色)

然而,抛开这部电影作为电影的优点不提,本作的剧情仍然有不足之处。本作作为一部历史小说/电影,剧情内的历史事件和战役从一开始自然就被钉得死死的。这点本身不是个问题,问题是电影无法让(虚构)角色穿梭于历史事件当中,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历史,或者间接或直接的被历史所影响。哥萨克人的起义和男女主角间的爱情让我觉得毫无联系,感觉像在同时观赏两个故事一样。

(波兰翼骑兵,当时全世界最精锐的骑兵。在以一敌百的情况下不仅能保持不败,甚至还能在最少损伤的情况下战胜,屠宰他们的敌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Protagonist-centered morality:男主角是好人,因此和男主角敌对的就被描写为坏人。老实说,这个男主角Skrzetuski确实不坏,会解救被强盗追杀的路人,也会抱美女过河。然而除此之外他在对整个剧情就没有什么帮助了。剧中他不是被俘虏就是因为女主角被捉走而整个人hang机,害他几个朋友和跟班还要劳心劳力的去帮他救女朋友。国家危难的时候却和自己的领主说要去找爱人的下落这点已经令我大为反感。但是他仅仅在最终战时出征随手干掉了一个敌军将领,之后在被围城时冒死向外求援成功,结果就抱得美人归并且被当作国家英雄?当然,被围城时有勇气冒死突围求援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作为,但是他在剧中受到的众人拥戴以及各种优良待遇还是令我很不爽。

而另一个角色Bohun就很凄惨——只因为他不是男主角,又属于率众起义的哥萨克人一方。他在银幕上没有做过一件违背道德的事,然而和他有婚约的女主角一开始就叫他“狂人”,并且很厌恶他;女方家长违背诺言将女主角许配给男主角,结果全部人就毫无理由的一面倒相男主角了;他气愤的去质问女方家庭违背婚约的事情时,居然遭到女方家庭刀刃相向!刀刃相向也就算了,他凭着剑技高超打赢了,为何就从此被视为杀人全家的凶残恶人呢?人家可是自卫啊,还是一打四!总之这个Bohun在电影中就是倒霉事不断,全波兰的人都要反他娶老婆;把他当坏蛋;连导演都不帮他。

所幸到了最后的最后有一个男主角懂得他实际上只是一个不断遭遇倒霉事的沦落人,放了他一条生路。果然应验了"最了解自己的往往是敌人“这句话么。

特别附注: 
以现代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去批判古代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真是即天真又愚蠢,也是错误的。更何况我是以一个东方人的主观标准去批判不熟悉的东欧洲人的道德标准。也许我所不满的却正是他们的浪漫,又有谁知道呢?

June 03, 2011

文债

说起来前阵子的确很忙,但也不至于忙到完全没时间写部落格的程度。导致我的部落格荒废的原因其实是沉迷于网游吧......我想。

要是依我以前平均一个月四篇博文的速度来看,到五月为止我已经拖欠了十四篇文章了耶。

该是时候还还债了,六月写出十八篇博文GO!!!


(偶尔写写不贴图、三句完结的博文也是挺不错的)(逃)

February 07, 2011

无题



我是孤旅红尘的吟游诗人,你是浪迹天涯的漂泊舞者。

我们的生命不曾交汇,却在梦境中紧紧相连。

我一伸手,扰乱了你所向往的安静。你一牵眉,却打乱了我全部的心。

February 04, 2011

半醉

满嘴苦涩,想压下心愁。心愁,却仍然挥之不去。————题记



新年,拜年。

和旧同窗的聚会,变成了聊着未来出路和灌啤酒的混沌。
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我这么想着,和久未见面的朋友一起品茗着不熟悉的苦味。

原来我们不知不觉都长大了。
到了不靠啤酒薰醉,就无法放下心防的年龄。

我却觉得我还没长大,还不想长大。
逐渐的追不上你们,即使喝酒也追不上。



博主小记:

  • 第一次在半醉的状态下写博文。(写出来的文果然也是半醉)
  • 第一次喝那么多酒。(实际上也只有五六杯)
  • 难喝。喝下去一嘴苦味,喝多了头昏脑胀。然后还肚子不舒服、全身不对劲、想要呕吐。最后还发烧了。
  • 决定以后戒酒了。

January 31, 2011

Hope and Despair – 《战锤40000》电影观后感

虽然没有真正接触过,《战锤40000》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一个桌面战棋游戏。当然,《战锤40000》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桌面战棋游戏而已。从战棋中衍生出来的电脑和卡片游戏以及各种小说漫画更是丰富了《战锤40000》那充满着黑暗、绝望和疯狂的世界观。

《Ultramarines》和《Damnatus》就是从这个战棋游戏所衍生出来的两套电影。虽然套用着同一个世界观,但是官方的《Ultramarines》和Fan-made的《Damnatus》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AND THEY SHALL KNOW NO FEAR - Ultramarines the Movie



由Games Workshop官方全力资助、Codex Picture制作的《Ultramarines》,是战锤40000的首个官方电影。《Ultramarines》全程以电脑CG制作,讲述着Ultramarines战团第二连队的战士们的英勇事迹。

《Ultramarines》的剧情其实和《300斯巴达勇士》没差多少:一群英勇无比的战士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和艰辛的挑战,却仍然不屈不饶。然而这并不是远古的希腊战场,这是战锤40000的绝望未来;我们的主角也不是光着身子最后壮烈牺牲的斯巴达战士,而是穿着动力盔甲准备打胜战的星际战士!星际战士们光鲜亮丽的天蓝色盔甲和周围尘雾弥漫、一片废墟尸骸的压抑场景形成强烈对比,犹如一片绝望黑暗的世界中的一丝希望。


The Enemy Is Close. The Enemy Is Watching. The Enemy Is Here. - Damnatus




和《Ultramarines》相反,《Damnatus》是由一群德国的游戏爱好者自资制作。这部电影既无官方Games Workshop的资助,甚至因为版权问题而不得在大荧幕上演,只能由爱好者私下在网络流传。

若要说《Ultramarines》是叙说英勇的星际战士面对恶势力时不屈不饶的精神,这部电影就是描绘凡人在面对同样的恶势力时的恐惧绝望。几个佣兵被卷进连他们也不明白的恐怖中,一路奋战挣扎,到最后却什么也没弄明白就死了。不只这样,整个星球的无辜人民都死了——就为了“以防万一”。


两部电影描绘了同一个世界相反的两面。对战锤40000有兴趣(或者玩过Dawn of War电脑游戏系列)的朋友们,不妨去找来看一看。

相关网站:
Ultramarines 官方网站(英):Ultramarines the movie
Damnatus 网站(英):D A M N A T U S

January 06, 2011

剧场版《凉宫春日的消失》观后感

(SOS团全员)

作为京都动画首次进军剧场版动画的作品,《凉宫春日的消失》可以说是鼓足了势头。而京都动画不愧“神教”之名,这部作品确实大大超越了我的期望。

同为改编自轻小说的剧场版动画,《凉宫春日的消失》的水准比起之前看的《文学少女》不知高了多少个档次(对比较喜欢《文学少女》小说的我而言,这是何等的赞美),甚至说是2010年最佳剧场版动画也不为过。

《凉宫春日》系列是我接触轻小说初期就阅读并喜爱的一部作品。时隔几年,对小说的印象自然也开始模糊。然而我敢说《凉宫春日的消失》将小说卷四的情节几乎是一字不漏的完美还原了。单单这点就比情节跳跃的《文学少女》或者东删西砍冲结局的《Fate/stay night - Unlimited Blade Works》好多了。

而京都动画在细节上下功夫的能力则在剧场版动画里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使抛开剧场版动画都应该有的精致背景不提,京都动画在处理人物的头发、服装以及细微动作方 面的功力实属一绝。特别值得一提的几点有国木田轻轻晃动的头发、好奇的望向骚动的路人甲、因为寒冷而发抖的古泉、血液缓缓的随着斜坡流下、还有凉宫春日慌忙的单腿摔开睡袋的动作。能在连小说中都没有着墨的细节上下如此功夫,才是京都动画被称为神教的真正原因。


----哎哟喂啊我还真的一板一眼的写观后感啊的分割线----

接下来是一些碎碎念。

也许这只是我的Nostalgia Filter作祟,但是自从我接触轻小说以来,总感觉轻小说的素质每况愈下,反而商业味和萌气息越来越浓厚。早期接触的轻小说中,有发人深省的《奇诺之旅》、令人感动泪下的《仰望半月的夜空》、充斥着灰暗绝望却又缓缓转动的《虫之歌》、世界观完善、既是军事又是校园小说的《全金属狂潮》、以及题材新颖,无法归类的《凉宫春日》系列等。

当年,即使是《凉宫春日》这样的轻松搞笑类小说也能让我耳目一新,时隔这么多年我仍然打从心底认为《凉宫春日》是部值得铭记在心的好作品。我曾经认为轻小说是“不被主流所接受的好作品”,也曾经有过成为轻小说作家或者插画家的念头。

遗憾的是,随着轻小说逐渐被动画化、主流化,感觉素质也大不如前了。近年来还能令我赞好的作品还真的只剩下《文学少女》而已,其余的都是一些萌过、笑过、热血过就可以遗忘的二流作品了。如今我还真的开始觉得轻小说无法登入主流是情有可原,自己尝试写作时也有意无意的将风格和轻小说错开。

偶然在小雪的轻小说部落格看见下图,还真是感慨万千...


当年《仰望半夜的夜空》的里香和《死神的歌谣》的Momo......莫非我真的老了(喂)。

January 01, 2011

一年的交接点 .写给我所关心的朋友

谨以此曲,献给我所关爱,和关爱我的朋友们。旧的一年一过去,请将一年的遗憾和懊悔留在2010。新的一年,请继续坚强的面对。
新年快乐。



Brave Song
歌:多田 葵
作词:麻枝 准
编曲:ANANT GARDE EYE


歌词翻译:
一个人走在路上 一如既往
路的前方 矗立着悬崖峭壁
向着难关 我继续前行
想证明这份坚强
强风 呼啸着袭来
汗湿的衬衫 紧贴在身上
如若有一天 能够将一切遗忘
「生」的艰辛 便不再可怕

但是 我不愿落入忘却之渊
我不愿逃避
不愿让此生的意义 化为虚无

强风逐渐平息
汗水化入空气
肚子有点饿了啊
带了什么干粮呢
一阵谈笑声越来越近 伴随着诱人的香味

一个人走在路上 一如既往
路的前方 是伙伴们的身影
真正的孤独 会降临到每个人身上
在那以后 只能活在他人的回忆之中
我并不害怕 现在这份安宁的心境
便是所谓「伙伴」

共同铭刻的回忆
终有一天会被抹平
那时的我 已去往远方 告别一切之后
我会褪下坚强的外表 回归柔弱的平凡女孩

任由眼泪落下